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零售生意越来越难做,打折就成了众多门店求生存的法宝。可老板们逐渐发现:现在的顾客越来越挑剔,以前九折就能吸引很多人,现在七折、甚至六折都不愿意来,为什么?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如果说是打折“宠坏”了这些顾客,那么优惠促销的正确的“打开方式”又是什么?在日常门店营销活动中,您又是否经常思考与琢磨:抹零与赠品,满减与折扣,到底哪个更合适?或者哪个更能刺激顾客购买进店兴趣和下单欲望呢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门店搞价格优惠,通常有两个选择:

优惠计划一:持宣传单进店消费满100元享受本订单8折优惠。

优惠计划二:持宣传单进店消费满100元享受立减20元优惠。

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优惠,顾客视角却更偏向计划二。人们天生携带“惰性”,相对于100×80%的折扣优惠计算,人们会更容易感知减免20元的优惠信息。

此外,新客无法断定该店铺消费水平如何,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钱,所以顾客对于此类营销,一定会选择“优惠价值”更容易感知的那个方案。

很多门店的满减活动在满减门槛和满减额度上各不相同,但似乎都有某种规律。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为什么很多城市都流行满减?

顾客依赖满减吗?

抹零头与实物赠品,你会选哪个?

三人在X餐厅吃饭,酒足饭饱结账。订单金额为126元。

优惠计划一:老板直接说,一共126元,零头给你们抹了吧。下次还来咱家哦!

优惠计划二:顾客说给我们便宜点吧经常来的。老板说利润薄没办法便宜,只能送您一瓶大可乐。

思考:哪种优惠计划更能让顾客感觉占到了便宜?

实物增强顾客认知感受

抹零头的动作在“支付痛感”之前,对于顾客来说,很难感知到优惠,这更像是结算前的一种算账方式。

送可乐虽然也在支付前预知,但结算后的实物能持续带给顾客一种得到赠品的感受。

且实物赠品将有概率延展后续故事性。比如带回寝室会有同学询问怎么买个这个,继而展开对店铺赠可乐的话题,减免比折扣更能让顾客感知到优惠。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限量限时更有诱惑力,才对顾客更有吸引力

“不对啊,我们这里的顾客对折扣比较敏感,对满减不怎么感冒。”

这是因为比较常见的产品,顾客都对它的价值有自己的认知。

相较于满减需要高定价进行大力度减免的多一步算法,折扣可以直接展示一个接近或低于顾客心理客单价的价格,所以折扣在此类情况下会更具备吸引力。

折扣通用场景:

顾客对该商品具备较为清晰的价格认知;顾客对该商品有强烈购买欲望但因价格原因而搁浅购买计划,需要一个购买理由激活购买计划

比如:麦当劳曾经推出过15元超值午餐,只在周一到周五11:00~14:00可以购买。由于该套餐的价格与单品购买相比,优惠达到30.2%-44.4%,因此刚一推出就非常具有竞争力。

还有限时推出的“那么大鸡排”,限时3周内10元一块,成功地让顾客再次进门,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顾客再次进门,餐厅就有机会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菜品,也能让顾客亲身感受餐厅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成为稳定顾客群。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即便促销节日实际上并不会真的大幅度让利。但顾客认知中,错过了这一次活动,再想以优惠价格购买需要等待很长一段周期才能迎来下一次“大促”。

所以可知,折扣活动一定要具备“限时性”。如何限时?那就必须为折扣活动准备充分的理由。这样的折扣才会让顾客感知到紧迫感。

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满减和折扣配合着来

现在有非常多的顾客,不关注商家是满减还是折扣,而是怎么便宜怎么选。

应对这部分顾客,大多商家选择的方式是:折扣作为价格标尺,满减作为下单方式。

就像去星巴克点一杯星冰乐,无所谓价格的顾客通常点购适合自己饮用量的杯型,价格导向严重的顾客通常点购最小杯或者最大杯。因为小杯意味着最低消费满足基本需求,最大杯意味着更加实惠。

满减同理,第一梯度解决温饱,第二梯度解决用餐满足感。只要价格导向的顾客模拟的订单超过第一梯度的满额,大于该价格与第二档梯度的差值,他就会想要加钱凑单了。

满减活动计算公式 满减优惠活动的技巧

展现消费者最想看到的,隐藏消费者厌恶的

所有需要花钱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其实都与人性中的“贪婪”相关。

这一点相信各位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有所体会。

消费者总是讨厌损失的,不论是“东西买贵了”这种价格上的损失,还是“这玩意儿太复杂”这种时间成本的损失。

无论消费者对某件产品多么喜爱,内心对支付金额都是会产生损失心理了,人们对损失心理,是抱有厌恶态度的。

所以品牌在推广营销活动中,需要寻找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点,来抵消掉消费者心中因损失而产生的厌恶感。

折扣计算公式

折扣的计算公式是商品的原价 X 折扣率 = 商品的折扣价

重要知识点:满减和折扣哪个好?

“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同时,“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也就是说,只要发票操作处理得当,那么通过折扣销售的产品可以以折扣价格缴纳增值税,而非商品原价。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9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