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害了中华几千年

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向中原扩张势力,决心把秦国治理好。他下了一道命令:“不论是臣下或者是客人,谁要是能够想出个办法叫秦国富强起来,就请他做大官,封给他土地。”这么一来,不少有才干的人就跑到秦国来了。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害了中华几千年

秦孝公这样真心实意地收罗人才,吸引了一个卫国的贵族,他叫公孙鞅,又叫卫鞅(后来又叫商鞅)。卫鞅做事向来只问应当不应当,从不顾人情面子。他希望有一套实实在在的、上下都能管的法规,反对那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个师公一道符的办法。这回他到了秦国,托秦孝公的太监景监把他介绍给秦孝公。他先给秦孝公说了一大篇“王道”,什么仁义道德呀,什么尧舜禹汤呀,等等。秦孝公听了一半,连着打了三四个哈欠,最后索性打起瞌睡来了。

过了五天,景监又请秦孝公约会卫鞅。秦孝公勉强答应了。这回卫鞅见了秦孝公就说:“我上回说的是王道。主公要是不喜欢,我还有霸道呢。”秦孝公一听说有“霸道”,就像小孩听说有糖吃一样,高兴地说:“我倒不是反对王道,只是实行王道,就得千几百年,至少也得几十年,才能有点成效。我哪能等得了呢?你有什么富国强兵的高见,赶紧对我说吧!”

卫鞅说:“我的霸道就能叫秦国强大起来,王道在乎顺着民情,慢慢地教导人民,霸道可不能这样,有时候不能顺着他们的心愿,反倒得使劲改变他们的习气。没有见识的男女们只知道得过且过,贪图眼前的好处,看不到以后的安乐,相反的,有魄力的国君眼光又远又大, 他的计策是要顾到将来的长远利益,一般人就不懂得这一点。他们的日子过得苦,可是已经苦惯了,叫他们改变一下,他们准会反对。实行霸道就得有决心,老百姓喜欢的事情不一定马上做,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要做就得做。等到改革有了成效,人民得到了好处,他们才能欢天喜地地明白过来。”秦孝公说:“只要你有富国强兵的好计策,我就有办法叫他们服从。”

卫鞅接着说:“要打算富,就得讲究农业;要打算强,就得奖励将士。有了重赏,人民就能拼命,有了重罚,人民就不敢犯法。有赏有罚,朝廷才能有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说:“对呀,这事我能办到。”卫鞅又说:“不过要富国强兵,就得信用人,叫他能一心一意地去干。要是一听说有人反对,就变了主意,不光是前功尽弃,连朝廷也丧失了威信,可能还会给一些小人作乱的机会。主公先得下决心,要干就干到底!”卫鞅说到这里,就要告辞。秦孝公急忙说:“别忙,我正听得起劲哩,你怎么不往下说呢?”卫鞅为了慎重起见,就说:“主及公再仔细考虑三天,到底干还是不干。三天之后,我才敢把我的计划详详细细地说出来。”

秦孝公急着想知道卫鞅的后文,第二天就叫人去请他。卫鞅推辞说:“我不是跟主公公约定三天吗?我哪能不守信用呢?”秦孝公只好耐着性子又挨了两天。到了约定的日子,卫鞅就把怎么改革秦国的计策说出来了。君臣两人一问一答地谈得很对劲。一连谈了三天,秦孝公不但没有打哈欠,而且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害了中华几千年

秦国的众大臣听说卫鞅要改朝政,就有几个人出来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风俗习惯不能改,一改,人民就不方便,古代的制度必须遵守,不遵守,一定要亡国。卫鞅对他们说:“贤明的国君要改变风俗习惯,是要让人们‘更方便’没有知识的人只顾眼前的‘方便’,哪里知道,他们看到的‘方便’,在有见识的人看来,正是‘不方便’呢!古代的制度,也许正合古人的用处,以后别的都改了,以前的制度也就没有用了。商汤和周武王改革了古代的制度,国家就强大起来;夏桀和商纣王并没有改革夏朝和殷朝的制度,他们也亡了国。可见得不跟古人学,也能当汤、武;死守着古代的制度,也难免当桀、纣。古人有古人的制度。要想国家强盛,就得改革制度。死守古法,难免亡国。”秦孝公说:“卫鞅的话不错!”他当即拜卫鞅为左庶长,负责变法的事。

秦孝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五六年,卫鞅起草了一个变法的命令,他把新法一条一条地写出来,呈给秦孝公看。秦孝公完全同意,叫他去发布告,要全国的百姓都依着去做。卫鞅唯恐百姓不信任,不遵守新法,就先做了个准备,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高木杆,出了个命令:“谁能把这木杆扛到北门去,赏十两金子。”

没有多久,南门口就围了一大群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大概是一种玩意儿,成心和我们逗耍。”有的说:“这根木头,我小儿子也扛得动,哪里用得着十两金子呢?”大伙瞧瞧木杆,又瞧瞧别人,都想瞧瞧哪个傻家伙去上当。卫鞅一听净是瞧热闹的,没有一个敢扛,一下子把赏金增加了五倍,说:“谁能扛到北门去,赏五十两金子。”这么一来,更没有人敢扛了。

大家正在疑惑的时候,有一个胆子很大的人把木杆扛起就走,一直扛到北门。卫鞅知道了叫人传话,对他说:“你听从朝廷的命令,是个守法的人。”当时就赏给他五十两金子。瞧热闹的人一见他果真得了赏,一个个都愣了。他们后悔刚才没扛,错过了机会。这件新闻一传出去,全国的人都知道了,都说:“左庶长说到哪里做到哪里,他的命令就是命令。”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害了中华几千年

不久,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布了新的法令,以后又几次做了增补。这些法令的内容是:

一、迁都——决定以咸阳为秦国的都城。

二、建立县——乡村和城邑合并起来,都由县管。每个县有令、丞,办理推行新法的事凡是不遵守的,照他犯的轻重,定罪受罚。

三、开垦荒地——所有城外的空地、荒地,由附近的居民开垦,都种庄稼。谁开的荒地给谁种,每年给国家交公粮。

四、土地一律归国家——从前一块庄稼地分成九个方块的“井田”制度,完全废除。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标准,计算面积,一切耕地不准私人占有。

五、奖励生产——男子必须种地干活,女子必须织帛织布。能增加生产的免除劳役,因好吃懒做而变穷的,由官家没收他的妻子儿女做为奴仆。谁要是把粪土肥料扔了的,就把他当做懒惰的农民来处理。做工的和经商的必须抽税。一家之中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就得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意分家的,每个成人必须加倍交税。

六、加紧军事训练,奖励军功——百姓必须受军事训练。官职的大小以打仗立功为标准。杀一个敌人,记功一分,升一级。碰见敌人逃跑的,定死罪。有功劳的,尊荣显贵,没有功劳的,就是有钱也不得奢华讲排场。没立军功的贵族,废为平民。不论是贵族或者平民,不论有道理或者没有道理,凡是私下里打架斗殴的都有死罪。

七、实行保甲制度——每五家联为一“保”,每十家互相联结,互相监视,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不告发的,十家连坐,都受腰斩的重刑。头一个告发的和杀敌人同样有功。私藏罪人的,和罪人同样有罪。每个居民必须领取“居民证”。没有“居民证”的,不能来往,不能住店。

八、遵守命令——朝廷的命令发布以后,不论贵族或者平民必须一律遵守。违反命令的,一律治罪。

新法令公布后不久,大夫甘龙和杜挚还在议论。卫鞅就把他们革了职,降为平民。太子驷触犯了新法,卫鞅坚决地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政策法令必须上下一致一律遵守。要是在上的人不遵守,底下人民对朝廷可就不信任了。太子犯法,不好办他,他的师傅应当替他担当这个罪名!”秦孝公叫卫鞅瞧着办。卫鞅就把太子的两个老师都治了罪:公子虔,判了刑;公孙贾,脸上刺字。这么一来,其余的大臣和民众就再也不敢批评新法令了。

秦孝公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五0年,秦国的国都由雍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凤翔县,搬到了咸阳。同时有几千家大户也都搬了过去。卫鞅把秦国划分为三十一个县。每县由令、丞负责推行新法。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大治,百姓家家都能自给自足,国家的粮仓堆得满满的。别说没有土匪,就连个小偷也找不出来了。要是有人在半道上丢了什么东西,回去一看,保证还在原地没人动。人们都为国家勇敢战斗,而以私斗为可耻。卫鞅又把那些杂乱无章的尺寸、升斗、斤两,规定了一个标准,全国都用统一的度、量、衡。

秦国变法之后,仅仅十几年功夫,经济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军队也变得十分强大,终于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秦孝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四0年,卫鞅指挥秦军进攻魏国。夺取了西河地方。秦孝公十分高兴,把商、於一带十五邑封给了他,号为商君,从此,卫鞅就叫商鞅了。

然而,因为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得罪了太子,太子对商鞅怀恨在心。秦孝公死了之后,太子继承了王位,也就是秦惠文王。惠文王当上秦国的大王后,第一个便下令逮捕商鞅。

有人把消息告诉了商鞅,商鞅连忙逃了出来,想要离开秦国。商鞅没日没夜地赶路,终于来到秦国的边境上,那个时候天色已晚,商鞅刚想出关,不想却被守关的士兵拦住,士兵说:“商君有令,黄昏后非特殊情况不得出关。”商鞅又累又饿,只好去找一间旅店住下。

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客人我们当然欢迎,但请您出示您的居民证,弄不清您的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我这真是作法自毙呀!”商鞅走投无路,只能回到咸阳自首,最后被五马分尸而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8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