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21世纪的今天,年轻人找工作首选的城市就是“北上广深”,那里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更多元的文化,是实现梦想的不二选择。

于是每年有大批毕业生怀揣着梦想,只身前往那极具魅力的城市。在身处时尚中心享受万丈光芒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加激烈的生存竞争。

回望1000多年前的长安,也曾是盛极一时的帝国首都,是一个有资源、有机会、有钱赚的大城市。无数读书人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寸土寸金的长安城,忍受着高昂的物价和竞争压力,想要在这灯火通明的城市寻得一处安身之地。

泱泱大唐,其中不乏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的身影,他们也是怀揣着梦想的“长漂”。

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大城市,机会多,选择多,可合适的工作还是难找。我们今天找工作需要多久?1个月?半年?李白为了得到一份工作用了整整22年。

终于,公元742年,李白收到了朝廷的宣召,他眉飞色舞地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后扬长而去。

李白以诗人身份,昂首挺胸来到唐玄宗面前。接受了历史上独无仅有的文人最高礼遇,并得到了翰林待诏的职位。

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其实这是一份没有实权的文职,平时陪伴帝王身侧,歌功颂德,起草一些文书。说白了只是陪皇帝吃喝玩乐的公务员。

这与李白心中的预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李白虽失望,但也做的兢兢业业。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马屁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写给杨贵妃的《清平调·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是七言乐府诗,是李白应唐玄宗召见进宫作的诗。诗中全然不见李白的狂气,放眼看去,全是李白对杨贵妃美貌的极力夸赞。曾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此刻也不得不为权贵低下了头。

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第一首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花喻美人,以云喻贵妃衣裳。看到了云朵就想到了贵妃华艳的衣裳,看到牡丹花就想到贵妃娇俏动人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花蕊的露珠更加浓重。如此天姿国色,如果不是群玉山头的仙女,那就只能在西王母的瑶台殿上才能见到的神女。

第二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历史上有名的美人赵飞燕来对比衬托贵妃的美艳。贵妃真是一朵娇俏牡丹,艳丽凝珠。从前楚王神女巫山相会,只剩枉然凄楚。可如今你却惊现汉宫,试问宫中嫔妃,谁能像贵妃般清雅动人,就连古时可爱的赵飞燕都要化妆才能与你相比。

第三首总承前两首,将花与人,君王与贵妃糅合一起,书写了帝王的动人爱情。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这三首诗在李白生平的创作中算不得上乘之作,甚至可以说为了附和君王,诗中尽显谄媚,不见仙人风骨。但仔细看李白这段人生经历,就不难理解李白拍马屁的苦衷。

22年的岁月蹉跎,长时间的漂泊求仕,众人的质疑嘲讽,心中的不甘抱负。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历史背景下,这是李白为求出路,不得不为之的必然表现。

潇洒如他,却要为了求官攀高枝,桀骜如他,却要跟在皇帝屁股后头吹捧,侠义如他,却在晚年漂泊流浪。多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多样的性格,巴尔扎克曾说:“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千人千面,用一把尺子怎么能丈量出复杂的人性呢?

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诗

李白是复杂的李白,他庸俗过,谄媚过,但无伤大雅。在大众眼中,他仍旧是那个清新脱俗、豪迈洒脱的谪仙人。

不论是李白或是身边亲朋,切忌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要对任何一件事情,轻易地盖棺定论。让自己的灵魂,学会独立思考。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7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