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历史漫漫,从来不缺有智谋的聪慧之人。

如果非要从中找出智谋的代表,想必很多人会想到诸葛亮,而在民间的传说中,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自然要数刘伯温了。

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作为明朝开国的第一谋士,刘伯温是诸葛亮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在明朝立国的那些艰苦岁月中,刘伯温可谓功高至伟。

在战场上,刘伯温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很多至关重要的战斗中,刘伯温准确的判断力,帮助朱元璋多次扭转颓势。

不可否认,朱元璋是打仗的一把好手,读书不多的他,似乎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东西。

就拿该如何对付张士诚和陈友谅这件事上,朱元璋就将矛头盯上了势力很大的陈友谅,当时很多人对朱元璋这一决策是反对的,认为柿子要挑软的捏,怎么一上来就要和强大的陈友谅拼个你死我活?

朱元璋对此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笃定当他对陈友谅用兵的时候,张士诚会按兵不动,但是如果先对付张士诚,那么陈友谅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这样的话,朱元璋就会陷入双线作战的被动之中。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众人听到之后恍然大悟,只是他们不清楚的是,刘伯温对于此事早已经和朱元璋交流过了,朱元璋正是采用了刘伯温的建议,才敢如此冒险行事,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成功了。

按理来说,这对君臣相知的好典范应该能同富贵,可是刘伯温的结局着实令人寒心,那么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件事一直备受后人猜测,其实刘伯温与朱元璋的一席话,已经揭开了最终的谜底。

我们一起来看。

命运多舛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自幼聪颖,十分喜爱读书,而且读书的速度也超级快,有一目十行之能。

在那个读书人拼了命要跻身进仕途的时代,刘伯温的入仕道路似乎非常简单,在十二岁那年,刘伯温便已经考中了秀才,拿到了入仕的敲门砖。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因此乡里乡间皆称刘伯温为“神童”,想想也是,有些读书人年过半百才混上一个秀才当当,这刘伯温的能力可见一斑。

刘伯温23岁的时候,他去了元大都参加会试,凭借出众的才华,他一举中了进士,正式踏入了仕途。

如果放在现在来说的话,这就好比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在别人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公务员的队伍,让人不羡慕都不行。

当然,这只在和平年代适用,而刘伯温生活的年代是兵荒马乱的元朝末年,他虽然考中的进士,却在家闲居了三年都没有当上官,直到三年后才被元廷授为了江西高安县丞,负责协助县令处理政务。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尽管官职很小,刘伯温却做得尽心尽力,只是当地的一些豪绅贵族勾结贪官污吏无恶不作,这让刘伯温很是气愤,但是他却无可奈何,毕竟以他一人之力难以对抗,对此,刘伯温直接辞官回家。

后来虽然又做了一些职位比较大的官,可刘伯温终究没能抵挡住朝廷黑暗对他的折磨,随即对元朝失去了信心,再也不想当元朝的官。

神机军师刘伯温

不当官的刘伯温在家里闲居的日子依然关注着天下大势,这也让他在余杭之地颇有盛名。

等到朱元璋应势而起之后,他便听闻了刘伯温的贤明,便亲自将他请到应天,并让他做了自己的首席谋臣,从这时候开始,刘伯温之能便开始显现了。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刘伯温投靠了朱元璋之后,便向他分析了天下的局势,为他谋划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等到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之后,又建议他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

朱元璋对此深信不疑,便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朱元璋因此在天下乱世中站稳了脚跟。

在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刘伯温一直是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的首席谋臣,说他是神机军师也不为过,而朱元璋也多次对旁人说刘伯温就是自己的“张良”。

可是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等到灭了元朝之后,他便开始忌惮刘伯温的才能,毕竟刘伯温能看到连他也看不到的东西。

身为臣子,如果被帝王忌惮,这也就意味着前途已经失去了光明,这点在刘伯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按照惯例,天下既定,自然要大封功臣,朱元璋也不能寒了手下人的心,他一下子封了不少公爵,可是其中却没有刘伯温,仅仅只给了他一个伯爵。

按照当时爵位的高低,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而刘伯温仅仅被封为了伯爵,更让人想不到的,即便在伯爵里,刘伯温所领到的俸禄也是最低的。

刘伯温这个神机军师当真够令人难受的。

意外去世刘伯温

洪武八年,刘伯温偶染风寒,这在当时只是小病,朱元璋听闻之后,便派了刘伯温的死对头胡惟庸带着药去探望,可是刘伯温吃了药之后,病情却加重了。

刘伯温便向朱元璋报告自己吃药之后的种种不适,朱元璋听闻之后,只是轻描淡写让刘伯温安心养病,不久之后刘伯温便去世了。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从这些信息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刘伯温的死是胡惟庸的药起了作用,也可以说是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而在这背后自然有朱元璋的暗中授意,不然胡惟庸即便是再大胆,也不敢毒杀开国功臣。

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如此痛恨刘伯温,以至于非要了他的命?

其实,我们从他与朱元璋的一席对话便能窥探出背后的谜底,大明天下既定之后,朱元璋就问刘伯温谁更适合出任丞相。

刘伯温听闻朱元璋的问话之后,自然明白了这件事不简单,说不准会送命,刘伯温想了想之后,便回答说:

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可以说,正是这句话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动了杀机,那么这句话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其实就是在试探刘伯温。

很显然,朱元璋并没有打算真的将丞相之位给刘伯温,可是刘伯温的前半句却回答说自己身体不好,又太怕麻烦,如果当了丞相就会辜负陛下。

刘伯温之死真相 历史刘伯温真实结局

紧接着刘伯温的后半句却说,天下有的是人才,只要陛下去找,就能找到,但是我现在所熟知的这些人却都不行。

这句话明面上看没什么意思,但其实背后大有文章,前半句是刘伯温自谦,后半句则是在向朱元璋逼宫,逼着他将丞相之位赏赐给自己,这是朱元璋所不能忍的。

最终刘伯温没能当上丞相,而朱元璋也因此对刘伯温下了杀心,毕竟朱元璋不能容忍一个超有能力的人,来分享自己的权力,最终刘伯温凄惨去世,令人叹息。

参考文献:《明史》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7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