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是日本人的阴谋?你们二次元能不能滚出b站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是讲二次元对学生的伤害的事情。

我突然想到了,前一段时间晚上去查夜,宿管拉住我,小声地对我说,她在垃圾桶里捡到学生扔的一本书,不知道要不要交给学校,

我说,什么书啊?

她说,“里面都是男的和男的,同性恋的。”

我都惊呆了,女生们都流行看这个了吗?

你能想到,我们现在的学生们整天看的都是什么东西吗?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耽美”一词?

“耽美”,来自日语,多指二次元的男男恋爱,同时还有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

女生们经常看这些东西,尤其是青春期的这些少男少女们,接触这些不良的东西,对他们的价值观肯定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特别想说说,日本二次元对我们学生毒害的问题。

虚拟与现实

“二次元”这个概念,是2012年左右的时候,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特指日本的动画、漫画、游戏,也包括轻小说cosplay等一些亚文化类型。

有网友说,“你有多厌恶三次元世界,就有多喜爱二次元世界。”

三次元就是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

二次元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唯美的世界,干净的街道,湛蓝的天空,高智商的人。

很多人在二次元世界里找到了情感的慰藉,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二次元里有“绝对的自由”,青少年在二次元空间中解放了关于性别、爱情、婚姻的传统观念。

我承认二次元它的“好处”,不然,不会那么多人都会喜欢上二次元。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二次元当中所充斥的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同性恋、自杀等对学生的毒害。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次元文化它的本质是逃离真实世界,所以长期沉溺于二次元世界当中,

尤其是心智未完全成熟的一些低龄青少年,往往就会出现模糊虚拟和现实的差异,造成潜意识里认知的混乱。

2021年8月份的时候,在湖北省潜江市,就有一名高一的女生跳楼自杀了,而她的父母在销毁其遗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女儿长期沉迷于二次元小说世界中。

二次元是日本人的阴谋?你们二次元能不能滚出b站

女生的日记当中有这么一句话:“身在三次元,心在二次元,站在镜子面前发现不认识自己。”

长期沉溺于二次元世界当中,学生无心学习、厌恶学习,甚至无法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现在我们中国有大概5.5亿的人在看二次元,其中95后-10后是二次元的主力军

一项调查显示,90%的青少年看二次元,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也有认为能够减轻压力的,也有很多人是出于喜爱二次元。

当前需要引起大家非常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二次元逐渐向低龄化的学生发展。

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群体中都开始流行二次元。

家长根本就进不去的二次元世界

家长们每天忙工作,不可能沉浸在二次元世界里面,并且二次元世界当中有很多成人不理解的一些语言

比如这些词语:

泡面番、电波、五口、胖次、现充、里番、病娇、鬼畜、口癖、残念、绝对领域……

甚至有的90后都不懂是什么意思,这些由中国汉字组成的一些词语,如果不接触日本二次元的话,你根本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网友曾经说,一些人想进入二次元网站,会有一些重重的机关,需要答题才能进入,并且答题还非常难,所以如果不是很了解二次元的人,根本就进不去。

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有网友把二次元的“中毒”程度分成了几个等级:

第1个等级,就是比较喜欢看二次元的,会去网上查一些二次元的资料,了解二次元。但还没到上瘾的程度。

第2个等级就是已经对二次元上瘾了。比较严重的话就是会去收藏二次元的东西,在日常生活已经开始,不自主地向往二次元的情节。

第3个等级也是最严重的,就是二次元已经成了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二次元的过程当中会把自己带入其中,体验二次元世界的美好,并且进入二次元生活的念头特别强烈,拒绝与外界打交道,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出现严重问题,逃离三次元,不想在现实生活中活着。

所以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湖北那个女生她会跳楼自杀。

有时候我们认为学生自杀,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其实我们更应该多想一想,他/她是不是受到二次元文化的毒害,沉溺于二次元世界当中出不出来了。

冲击我国主流价值观

日本文化正通过二次元在中国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被认同。

日本其二次元文化凭借其浪漫和奇幻的想象主义,成功占领了学生们的思想。它通过刻意回避政治,巧妙地包装自己,向以动画为受众主体的孩子,输出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念

通过二次元,很多的学生被灌输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念,

有的二次元文化甚至蜕变成了色情产业,毒害青少年。

2021年5月13日,光明网曾经发布了一篇《福利姬”二次元文化 变成色情产业毒害青少年 》的文章:

“一种名为“福利姬”的二次元文化畸形产物,已成为一项地下色情产业。在网络上热度攀升,它藏匿于互联网平台,依靠售卖大尺度照片视频谋利,甚至提供线下色情服务主体,以未成年少女居多……”“一些未成年少女由于缺乏辨识能力,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就会上钩。”

资本主义世界崇拜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宣扬纸醉金迷的生活,使不少未成年人的思想出现了扭曲,认为可以短时间内即可获得大量的金钱,盲目追求物质化的生活,也使得学生们厌恶学习和劳动,从而丧失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以及是非辨别能力。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iyuyan.com/7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