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是游安顺、田丰、梅芳、唐如韫、辛树芬等主演,由侯孝贤执导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阿孝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后的种种往事,纪录了阿孝从国小到当兵之前点点滴滴的故事。
《童年往事》于1986年2月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
剧情简介
阿孝(游安顺饰)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刚到台湾没几年的父母,不时告诉子女,在大陆的种种往事。而祖母(唐如韫饰)则不断要阿孝陪她走回大陆老家。在阿孝小学毕业那年,他的父亲(田丰饰)去世了。升上中学后的日子,阿孝更与周围的同伴们一样,开始有着青涩却叛逆的生活体验。混帮派、泡马子、打撞球、因副总统陈诚大敛而与老兵起冲突,并偷偷砸人家玻璃等,无不展现青春期的血气与纯情;此后阿孝的大姐(萧艾饰)北上结婚,而大哥(严圣华饰)阿忠也离家念师专,母亲(梅芳饰)也染上了重病。这原本都是他应该尽快成熟起来辛勤持家的征兆,但是他还是继续着打架、耍流氓,暗恋邻居的女孩的懵懂日子。不久以后,母亲也去世了。
母亲的去世让阿孝意识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本来受到学校保送,而想要进军校深造的阿孝,最后因为心仪的高雄女中同学的一句话"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吧",而决定参加大学联考,但他也因这一时的少年意气而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联考失利之后,女友也就此淡淡地离他而去。不久,祖母也默默地离开了人世间,于不经意间死在塌塌米上,那似乎象征着一个陈旧年代的结束,更象征着家庭的分崩离析与理想的破灭而不得不让少年的所有梦幻清醒。在付出了诸多的人生代价之后,成长也就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主创团队
演员 |
角色 |
游安顺 |
阿孝 |
田丰 |
阿孝父亲 |
梅芳 |
阿孝母亲 |
唐如韫 |
阿孝祖母 |
辛树芬 |
吴素梅 |
萧艾 |
惠阑 |
杨丽音 |
— |
出品人 |
林登飞 |
制作人 |
陈文森、徐国良 |
导演 |
侯孝贤 |
副导演(助理) |
徐小明 |
编剧 |
朱天文、侯孝贤 |
摄影 |
李屏宾 |
配乐 |
张弘毅、吴楚楚 |
剪辑 |
王其洋 |
配音导演 |
梅芳 |
美术设计 |
林崇文 |
服装设计 |
朱静文 |
灯光 |
甄复兴 |
录音 |
忻江盛 |
剧务 |
张华福、陈存道 |
角色介绍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1986年 |
第36届费比西奖 |
新电影论坛 |
侯孝贤 |
获奖 |
1985年 |
第22届金马奖 |
最佳女配角 |
唐如韫 |
获奖 |
最佳原著剧本 |
朱天文、侯孝贤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童年往事》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侯孝贤 |
提名 |
||
最佳原著音乐 |
吴楚楚 |
提名 |
||
最佳录音 |
忻江盛 |
提名 |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
Yi Fu Films |
ASC Distribution |
上映时间
上映地区 |
上映时间 |
中国台湾 |
1985年8月3日 |
中国香港 |
1986年4月24日 |
美国 |
1986年9月23日 |
日本 |
1988年12月24日 |
澳大利亚 |
1989年2月02日 |
葡萄牙 |
1991年5月31日 |
瑞典 |
1991年10月11日 |
法国 |
1999年4月28日 |
阿根廷 |
2002年4月24日 |
希腊 |
2005年11月24日 |
中国台湾 |
2013年7月8日 |
影片评价
该片衍射了侯孝贤自身成长过程,也隐晦触及白色恐怖与对政府的无声批评。(《中时单子报》评价)
在《童年往事》里,侯孝贤采用了一种对过去脉脉含情的态度,它那些标准的长镜头让凝视成为一种诗意的总结,许多当时生活的细节总有莫不经心的触动,像是一页日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台北被侯孝贤用晕黄的色彩打亮在过去的记忆里,他自己也成为台北街头的一盏老路灯,黑暗中飞满曾经的蛾虫。(新浪网评)